現代人壓力大又時時處在焦慮狀態,每次看診時一定會遇到想來調整腹瀉便秘等腸胃不適問題的病人…
|「壓力山大」便秘又腹瀉!中醫分2證型調治腸躁症
時常有患者就診時提到最近排便不順暢;不是時常腹瀉,或經常性便秘,就是便秘及腹瀉交替出現,且通常是壓力增加或是情緒緊張的時候特別容易感到不適,到醫院檢查卻發現不管是胃鏡、大腸鏡檢查、血液或生化檢驗皆顯示正常,這種因為 長期累積的生活作息、飲食習慣、生理、心理因素、工作壓力等原因所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,容易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,便形成了大腸激躁症 。
|以中醫的觀點來看,大腸激躁症雖然病位在腸,但與肝膽疏泄功能、脾胃的運化和升清降濁功能失調有關。
本病多因情緒及壓力所引起,肝失調達,氣機不利,肝脾不和,以及飲食不慎,脾胃虧虛,運化失常所致。早期通常屬於實證,以肝鬱氣滯或濕濁內阻為主。若延宕治療,則肝氣乘脾,導致脾虛失運而肝鬱脾虛或脾虛濕盛。肝鬱脾虛型:
腹痛腹脹或打嗝,腸鳴欲瀉,瀉後痛減或大便墜脹,腹瀉便秘交替出現,或常因精神刺激而加重,女性常見月經不調,經前乳房脹痛。脾虛濕盛型:
吃少即飽,易腹脹,常感疲倦無力,腹瀉或大便中可見未消化食物,面色萎黃。
大腸激躁症的日常生活保健包括調適心理,尋找適當的紓壓方式。正常的作息,規律的運動可幫助放鬆心情,同時避免刺激腸胃的飲食,攝取足量的高纖維性蔬果,可增加糞便的體積,可以降低大腸管腔內的壓力,進而減輕症狀。避免吃油膩大餐或狼吞虎嚥:如果吃油膩大餐之後會造成腹部絞痛或腹瀉,可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或較清淡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