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脾腎臟腑,是影響婦科的關鍵

五臟與我們的生理健康息息相關,它們彼此相互配合或與牽制,而在婦科方面,最關鍵的三個臟腑就是肝、脾、腎!

🔴
肝的功能主疏泄及疏通,可以疏暢情緒、協調人體分泌的膽汁。我們不妨用「疏通水道」來想像它的功能。
一旦肝失調,在病理上就會造成月經不調、情緒失調、乳房脹痛、黃膽或是水腫等症狀。

然而肝所作用的部位,比方「肝主筋」,筋就是軟組織、韌帶;還有「其華在爪」,也就是肝呈現的精華在我們的指甲,所以指甲漂不漂亮、健不健康都是從肝血而來。

中醫指的「肝」,不只有肝臟,還包含中樞神經系統、自律神經系統、生殖內分泌系統,並且受情緒壓力影響最大。肝經的功能和女性的月經、懷孕、生產、哺乳關係更是格外密切。

🟠
中醫說的脾也不是只有脾臟,它是整體的消化系統,包括胃、脾、胰、腸等,都是屬於脾的系統,具有管理食物消化及吸收的能力。
當我們吃進食物,轉化成氣、血、津液,滋養肌膚與產生荷爾蒙的原料,靠的就是脾的運化。,所以我們常常聽到小朋友說吃不下飯、食欲不好,是其實反應出脾的整體功能有問題。
「脾統血」,就是血的統帥,能夠防止異常出血,像是女性在非經期的時候異常出血,或是流鼻血等,都是脾的功能出現問題。
「脾主肌」,也就是肌肉,一個人的體型及肌肉強度跟脾有關,像有些人不只是胖胖的,肉也軟軟的或是水腫,都可能是脾虛造成的。
「脾主運化濕氣」,脾就像掌管了我們身體溼氣運作的一個馬達,一旦失調的話,很容易產生水腫、白帶、溼疹、腹潟、大便偏黏等現象。另外,如果脾失去良好運作,也容易出現食慾不振、腹瀉、精神萎靡、濕疹、白帶、水腫等症狀。

🟡
在中醫的概念中,一樣不是只有腎這不是一個器官而已,包括腎氣、腎血、腎液而是包括,和生長發育、生殖、頭髮、骨骼、內分泌的分泌量都有相關等等都有相關。腎儲存了生命活動來源的精氣與調節,腎的先天之精來自父母,父母遺傳給我們的體質,決定了與生俱來的體質強盛與否,但後天才是重點,後天之精,則來自於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。

「腎開竅於耳」,上了年紀容易耳鳴、聽力下降,都是腎氣出了問題。
「而腎分陰陽」,其實任何臟器都分陰陽,但我們會特別強調腎,因為它和女性最在意的外表及更年期有很大的關係,「腎陽」就像一把火,腎陽不足就會老得特別快,導致老化、疲倦感、白髮、掉髮、骨質疏鬆,且容易畏寒、健忘。

腎陰,就是比較偏陰性、涼潤身體的物質,腎陰不足,最常見的就是在女性更年期,產生我們熟知的「熱潮紅」——,臉部常有烘熱感,且容易盜汗、腰部膝蓋痠軟、月經越來越少,直到停經。因為陰液不足,女性的外形型會變得消瘦,身體呈現乾乾瘦瘦的模樣。
(內容來源: 余雅雯中醫師 著作《時療》)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