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問題在隨著時代趨勢的變化,人們對於心理健康的看法也日益重視。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,中醫也非常有許多論證 !
|
中醫治失眠從「心」下手!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不良、工作忙碌壓力大,都可能導致「心脾兩虛」,讓你不只健忘還會失眠!
曾經遇過一個30多歲男性病人,一開始來看診的時候其實是要看性功能障礙,
看他的臉色非常蒼白,整個人氣色很差,
經過問診得知,原來他是工程師,工作非常忙碌壓力也很大,
一整天下來時常感覺容易頭昏腦脹,再加上他自己覺得整個人很疲倦無力,
所以自行去服用一些溫補的補品,結果吃了補品之後反而他的消化能力變差,
很容易拉肚子,連帶也影響他常常覺得睡不好,
白天也非常的疲累,所以他也一直覺得自己可能有腎虧的問題,
也影響性功能才來看診,後來診斷後他其實是符合中醫說的「心脾兩虛」,
首先幫他處理消化的問題,以及調整自律神經平衡去著手,
開了一些中藥材可以去調理他消化不良脾胃差的狀況,
消化好其實睡眠就會改善,果然他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藥及飲食的調整,
消化的狀況變好了,加上建議他適當的排解壓力,
並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,睡眠狀況也跟著改善,
他也已經可以熟睡而且睡醒比較神清氣爽,再持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,過去許多因為壓力導致的身體不適問題也有明顯的改善…
|
中醫稱失眠為「不寐」,即是指睡眠的時間不足或是睡眠深度不足。失眠患者可以表現為︰入睡困難或不熟睡、容易醒、或醒後難以再入睡等問題;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,長遠影響整體健康。中醫認為睡眠是一種天人相應的的過程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人類的活動隨著晝夜陰陽交替而變化,在日間人的陽氣充足,所以活動量過高;在夜間則陰氣為主導,自然會休息睡眠。中醫臨床上失眠可分為以下類別:
/
實證 /
肝鬱化火:肝主疏泄,協調各種生理功能,調節身體氣機,同時主管情緒,當心情欠佳、易怒時,肝氣會鬱結而化火,上擾心神,便不能安睡。
/
虛證 /
心脾兩虛:脾虛血弱不能養心,使心神失養,此類患者的血虛症狀較明顯,失眠同時件有多夢,或時感到心悸,舌淡而面色萎黃。
心膽氣虛:指膽氣虛、心氣虛,此類患者容易受驚心慌,神不守舍,類似現代的焦慮症,睡眠時易驚醒,或心悸心慌。
陰虛火旺:此類患者常感自身發熱,特別為「五心煩熱」(手掌心、腳掌心及胸口發熱,口乾,心煩易躁,舌暗紅無苔,脈細數。
|
心脾兩虛會讓你健忘、失眠、貧血!
中醫認為「心脾兩虛」是造成現代年輕人健忘的主要原因。是心脾兩虛呢?它是指心血耗傷,脾氣受損而出現的心神失養、脾氣虛弱。通常因為多慮過度、壓力大、用腦過度、飲食不節制或病後失調等所導致。
當你過度用腦、多慮、壓力大,會導致交感神經末端和腎上腺髓質過度釋放腎上腺素,進而影響到「心」,導致心血虛,氣血無法流往腦部,使記憶、思考、專注力降低,也會容易感到不安,有失眠、心悸的症狀產生。如果長期處於這個緊張狀態中,負責腸胃運作功能的「脾」也跟著衰弱,而脾對於血的化生十分重要,脾虛會導致氣血無法順利流通全身,就會有腸胃不適、食慾不振、易疲勞的症狀。
針對心脾兩虛、血氣不足的問題,除了作息要定時、注意飲食習慣、放鬆心情、做適量運動外,更可以配合中藥調理身體。心脾兩虛應以健脾益氣的中藥,調理臟腑的血氣功能,使其得到平衡作用,從而改善睡眠質素。例如黨参、茯苓、陳皮、枸杞子、黄芪、麥冬、白芍等中藥,都具有補脾益氣、養血安神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