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神經失調首要養心,中醫所說的心不只指心臟,
「心主血脈」、「心主神志」,
還有一句話說「心者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」。
這些都告訴我們,
心是發號司令、統領五臟的君主,
心動時,五臟協調混亂,也就是過於勞心、
疲倦或是思慮過度,五臟不會健康。
養心先養神,心神耗散、黯然無神,
所以「心神安寧」非常重要,
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最需要做的功課。
▌自律神經失調終極處方箋!
①生活節奏要規律➥
人體血液的流動、內分泌的時間都會隨著天地陰陽之道運作,
太陽升起、下降,有一定的規律。
當我們保持生活節奏的規律,就不容易失調。
不過,現代女性人工作繁忙,
門診中也常見一些患者因為時常出國工作,
時差擾亂了生理時鐘,連帶之後的睡眠時間、飲食都會受影響。
針對這樣的族群,我會用耳針治療,
比方在出國前就先埋耳針,
讓時差的不適感不會那麼明顯,
或是回國回來,後根據患者的狀況辨證治療,
給予一些藥物,緩和身體的不適感。
我也會建議這一類的患者,非不得已,
不要讓生活有太大的變動,最好保持每天作息的規律,
萬一遇到搬家或是換工作等突發狀況,
也建議讓身體慢慢去適應環境,
以免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更加嚴重。
②學習轉換情境,適當放空➥
現代人的壓力與日俱增,其實也使替交感神經面臨帶來了考驗。
我建議大家處在高壓的情境下要學習轉換思考,
也就是不要一直去刺激我們的交感神經,
讓副交感神經也有機會出來運作。
此外,適當地放空也很重要。
不要將每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的,
給自己留一些喘息的空間,
對身心才更有幫助。
③五指運動隨時做➥
所謂的「五指通五臟」,
指的是人體的五根手指頭都跟臟腑有所對應。
在這邊提供一個非常簡單的養生法,
只要有空檔,比方說開會、搭車、在餐廳等上菜的時間,
都可以捏一捏、敲一敲指尖來養生。